查看原文
其他

文献阅读的“三重境界”

卤蛋 科研讲坛 2021-02-21

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提到,人生有三重境界:第一重,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;第二重,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;第三重,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”。几句词巧妙地概括出了人生成长的历程,独到而精辟。诸君可知,文献阅读也有“三重境界”?哪三重呢?


第一重,“看山知山”

(图源网络)


这一重境界又分“低级”、“高级”两个层次。先说下所谓的“看山知山”——阅读完一篇文献只是“得到了”这篇文献的“部分内容”。低级阶段只看到了文献的数据和结论,把文献蕴含的研究背景、实验方法、评价与展望等信息统统还给了作者。


每一篇文献都会介绍进行此项研究的背景、意义,选用细胞或动物模型的原因,在讨论部分还会介绍相关的研究,讨论该文献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,部分文献也会有方法学的创新,甚至科研思路的创新。这些内容都把握到了才算得上是到了“高级层次”。


第二重,“看峰知山”

(图源网络)


随着阅读的文献越来越多,大家想必也发现有些文献不必逐字逐句地阅读全文,但又不想错过重要细节,怎么办呢?恭喜,您已成功升级到“文献阅读第二境界”。所谓“看峰知山”即阅读文献的重要信息就可把握全文,获取文献传递的重要信息。同样,本“境界”也分“初、高级”。


“二境界低级”阅读即首先阅读文献的摘要,然后快速浏览背景,找到开展本研究的“关键背景”,然后阅读文献的数据图表(及图注),最后简单浏览文献的讨论部分。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即可获取全文的研究背景、内容及样本数、实验方法等信息。


那么“高级层次”又是什么呢?“获之以鱼不如获之以渔”。很多时候我们所阅读的文献并不能直接为我们自己的paper所引用,重要的是文献的思路和方法!所以,“二境界高级”层次即在快速阅读文献的同时把握住作者开展研究的思路,理解并学会作者的“套路”。这一条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却不然。很多时候,大多数人是只知“然”而不知“所以然”,并未思考作者如此进行研究的深层次原因:是独辟蹊径?还是蓦然回首?前文是否伏设千里?


第三重,“看石知山”

(图源网络)


所谓“看石知山”即看到文献的题目即可判断文献的大致工作内容和研究思路。阅读文献也变成了一步步“证实猜想”,变成和作者的“交流”。一如前两重,本重境界也分初、高两级。


初级者看到一篇文献后先大致判断本文会进行哪些工作,需要证明哪些内容;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或快速浏览,或细细精读。在阅读时不断地和作者进行思想的碰撞,学习作者某些出人意料而又巧妙的证明方式或实验手段。


高级别阅读者则更注重思路的碰撞,在看到题目后不急于浏览文献,先自问一句“如果我来做这项研究,我会如何进行?存在哪些棘手之处?哪里又会是得意之处?”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和作者“探讨”。遇有不同之处细细考量,是自己不曾考虑到,还是作者独具慧眼?遇到该有的实验没有的情况,评判一下是作者的忽略还是不必进行?


文献,是用来学习的也是用来交流的。在阅读文献时请记得“保持自我”,有阅读,有思考,方是对待文献之道。




文章解读、基金设计,扫我吧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